連平一女子放棄白領工作回鄉(xiāng)種山茶 帶領鄉(xiāng)親共同致富
從一個打工妹,到帶領村民致富的“領頭羊”,再到全國人大代表……戴著副深度近視眼鏡的謝舒雯,乍一看就是一個都市白領,很難和種茶能手聯系起來,然而她確實是個勤勞、能干的茶農。
謝舒雯出生在連平縣上坪鎮(zhèn)三洞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2000年大學畢業(yè)后,曾先后在東莞、深圳、汕頭等地工作、打拼,終于從一名普通的打工妹晉升到收入不菲的白領。不過,悠閑的生活她總覺得缺了點什么。城市再好,都是別人的,自己的根在農村,父老鄉(xiāng)親還過著貧窮的日子。為父老鄉(xiāng)親做點什么?經過一段時間的思想掙扎, 2009年,她與丈夫毅然決然地回到地處偏僻、經濟落后的家鄉(xiāng)三洞村。
三洞村地處河源粵北第一高峰——九連山黃牛石風景區(qū),非常適合種植山茶。謝舒雯向村民租了 10多畝的山地,利用得天獨厚的條件種植茶樹,發(fā)展茶產業(yè)。勤奮的她從購買茶樹苗,到下種、施肥、除草,再到采摘、挑選、焙炒,每個過程,都虛心地向當地經驗豐富的茶農請教,或查閱資料,或網上咨詢,每天起早摸黑,既當老板又當工人。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在夫婦倆的精心呵護、認真管理下,茶樹長勢良好,茶葉收成良好。2010 年,她成為“全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縣”的“農業(yè)科技示范戶”。之后,她還發(fā)動周圍的群眾一起種植山茶,建立了黃牛石山茶種植基地,并不斷擴大種植規(guī)模,成立山茶經濟合作社。
為了能為村民節(jié)約成本,她還免費為群眾送樹苗、提供技術幫助,有效提高了茶葉的產量和質量,還利用在珠三角打工時建立的關系為茶農找銷路,增加了茶農的經濟收入,幫助他們脫貧致富。
本報記者 吳奕鎮(zhèn)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