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王蒙河源開講,“文學要從生活出發(fā)”
7日上午,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長王蒙蒞臨河源市圖書館,做題為《文學與生活》的學術講座,與河源廣大文學愛好者分享了他對文學與人生的理解。
講座中,王蒙開門見山說,“文學要從生活出發(fā)。”不管一個人的理論多豐富、知識多淵博,最終都會明白,文學給人最大的啟發(fā)就是要從生活研究起。
王蒙認為,首先文學使世界不再陌生。從個人生活經驗主義而言,文學是從幼兒聽故事開始的。幼兒通過媽媽講故事開始認知世界,與世界親近。他說,文學不僅讓人與世界親近,更讓人的心變得善良、變得強大,可以戰(zhàn)勝暴力或應對、克服與人性相對立的挑戰(zhàn)。
其次,文學可以讓人更好地體驗人生、感受人生、豐富情感。王蒙不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如何接觸文學、愛上文學,并告訴在座的學子“文學與生活密不可分,文學可以改變人生、改變命運。”王蒙以魯迅筆下的阿Q與吳媽的故事為例,笑說,“遺憾的不是阿Q沒能革命成功,而是阿Q追求吳媽的失敗。原因就是缺少文學的素養(yǎng),如果能用更浪漫的文學手法表達愛意,結局會是美好的。”王蒙幽默風趣的語言和文學魅力,引起在座陣陣熱烈的掌聲和笑聲。
王蒙還在講座中提到,文學是藝術的符號,它將人的思維推向極致。他認為,文學與其他藝術品類有共性也有異性。文學是符號的藝術、思維的藝術,語言、文字都是思維的符號,沒有語言、沒有文字,很難將思維進行下去。他說:“在某種意義上,沒有文學就沒有對人生百味的咀嚼。文學可以改變命運,可以化低級為高級,可以化低俗為詩意、浪漫,可以升化感情、豐富人生。”
講座最后,王蒙總結說,文學沒有歌舞表演的直觀,沒有一面畫那么值錢,沒有一出戲那么熱鬧,但如果忽略文學、輕視文學,只從最直觀、最簡單的畫面記錄世界,人生只會慢慢白癡化。談及再次來到河源的感受時,王蒙表示,河源很可愛,來到河源幸福指數(shù)飆升,希望有機會能再來河源走一走。
本報記者 劉曦 彭茂洋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