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荒的美好時光
作者:劉卓云
不曾想過,我可以開荒拓土;也不曾想過,我能引領他人前進;但我想當一個好老師,過一種幸福的教育生活。
2017年8月,一個電話打破了我平靜的暑假生活,教育局領導安排我到新開辦的崇文學校工作,做教研部門的負責人。當接到這個通知時,我既驚喜又詫異,我能做負責人嗎?我能帶領一個團隊前進嗎?我的二寶才八個月呀!我該怎么辦?我猶豫萬分。
“培養(yǎng)了你們這么多年,你應該去開荒拓土。”我的導師朱美仙主任鼓勵我去挑戰(zhàn)自己。我終下決心,依依不舍地告別了工作十年的東源縣實驗中學,來到崇文學校。這里,一片新的土地在等待開墾。
開學一個月后,縣里要承辦課題研討會。一時間,我頗有壓力。我把4個班的學生作文帶回家里,在國慶節(jié)假期里閉門讀書、改作、備課。最初拿出的兩稿教學設計,上級不滿意,我自己也不滿意。想起美仙主任說過:“上課的時候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還要融合學教評一體化的教學理念。”于是我找到她,一起研討。我統(tǒng)計出了學生作品中存在的問題,再細細梳理,終于發(fā)現(xiàn)了核心問題。針對核心問題,我又修改教學設計和課件。然而,因為借班上課,課堂并不令人滿意。上完課后,我難過地哭了一場。
不過,該課例后來參加了河源市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評比活動獲得了河源市特等獎,還參加了全國的比賽,獲得了二等獎。當我拿到全國的獲獎證書時,心中無限感慨,我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心中多了一分引領年輕教師進步的勇氣。
作為一個教研部門負責人,我的責任是帶領大家一起做研究型的老師。我積極響應教育局組織的教師課堂教學大賽,和老師們一起報名參加教學大賽,一起考試、命題、演講、上課。在崇文學校開辦的兩年多時間里,我除了和老師們一起參加比賽,也組織年輕的教師參加學校、縣級、市級的課堂教學大賽,提升教師們的課堂力。我始終沒有忘記過我的責任。
2019年9月,學校一批年輕的老師要參加縣級微型課教學比賽。為此,我組織教師撰寫教學設計,篩選優(yōu)秀選手,并和信息技術學科的骨干教師給年輕的教師們上培訓課。賽前我給老師們分享微型課的模擬展示,播放我自己參加比賽時的視頻;培訓結束后,我又把自己撰寫的教學設計發(fā)給大家學習,讓年輕的教師學會規(guī)范地撰寫教學設計;賽前組織老師們加班備課……我走遍所有參賽教師的辦公室,鼓勵他們、指導他們。數學科組年輕的黃曉丹老師信心不足,我和備課組的老師指導她反復講解,練習,最終她取得了縣級一等獎的好成績。
就這樣,我和老師們慢慢摸索前行,通過開展集體備課,聽評課研討,崇文學校的教研之花競相開放。校級課堂比賽、縣級研討比賽、市級論文評選、省級案例評選……那一張張薄薄的證書中飽含著多少汗水和心血!我們語文學科的不少老師都成長為了骨干教師,而我,在2018年4月被聘請為東源縣初中語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忙著送課下鄉(xiāng),忙著組織名師工作室的學員們上課、研討。
2019年7月,學校召集了幾位行政人員組成了九年級管理團隊,任命我為負責人,壓力和擔子都是沉甸甸的。我和幾位伙伴開始走上崇文學校首屆中考備考之路。每周的工作都安排得滿滿當當,生怕學生考不好,有負領導的重托,辜負家長的期望,更怕學生灰心失望。
春去秋來,韶華流逝,當我們成長的足跡化成那一篇篇教學設計、案例、論文,當我的往事心情變成一篇篇教育小故事發(fā)表在報刊上,我也見證了自己的成長,成長為了一名可以引領年輕教師成長的骨干教師。
2020年崇文學校首屆中考在疫情防控期間順利結束了,中考成績也達到了學校的預定目標,我班所有的孩子都考上了重點高中,家長們的欣喜在微信群里沸騰著……
驀然回首,開荒的日子,就變成了美好的回憶。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